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顾。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材料四:……追本溯源 ,…… 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并谈谈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孙中山所说的革命指的是哪场革命?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说说该探索过程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2)他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3)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今天也存在一些让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特别在亚洲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安,西亚地区冲突不断,时有局部战争。东亚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有的国家已经剑拔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根本上来讲,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罪魁祸首是谁?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最惨烈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一战”给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刺激广大被压迫、被奴役国家的觉醒,中国在觉醒、变化。请问“一战”给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带来了什么变化
4,“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什么事件把“二战”的规模扩大到最大?什么会议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深远影响?
5,中国为“二战”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也有重大的贡献。列举两例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国家而作出的贡献。
6,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当今社会你认为怎样处理国际事务才能最好的避开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2分)
(5)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