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9分)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哪一项法律措施?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3)材料二中说明了要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你的所学说一说怎样进行改造的?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4)三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三 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定期承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户自主盈亏,农业收成按规定交完农业税和集体留成后,其余大部分归承包农户自己支配……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此材料三是此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措施名称是什么?
材料四 它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划为经济特区后,经过短时间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人民生活较早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它为“一夜崛起之城”。
(6)材料四中的“一夜崛起之城”是哪座城市?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成长壮大,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学习了这些课文后,历史老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组织了一次活动研讨,请你共同参与。
(1)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爱国运动的主力和中心发生过怎样的转变?
(2)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力量还比较弱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这个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根据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什么时候?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难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4)从鸦片战争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上海
李达、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
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
陈公博、包惠僧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旅日
周佛海
武汉
董必武、陈潭秋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资本私有,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请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而出现在这?
(2)材料二中的“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目前通过详实的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其身份为致远舰。参加这次调查活动的考古人员说,初步认定是致远舰最直接的证据是三只瓷盘。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勇说,在左舷前部未过火处,堆积着散乱的木材,调查队在此处布了两个小探方发掘时,发现了带“致远”篆书的瓷盘碎片。
——2015年10月9日京华时报
知识整理
(1)下图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致远舰隶属于当时清朝的北洋水师,同时期还有两支近代海军,请写出它们的名字?

(2)北洋水师的最终命运如何?理解知识
(3)近代中国的国防力量在洋务运动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为什么仍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思考感悟
(4)结合历史笔谈,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材料三严复在译述作品中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
材料四“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与“科学”的另一种称呼。这两个词在当时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家马克思认为清帝国一定会被打垮的原因有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清王朝中什么人的活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严复通过哪部译著宣传西方进化论学说?代表了哪些人观点?在当时中国起到什么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口号的指引下,在政治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那么在思想方面如何进行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