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1)材料一中发生在法德之间“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写2个)
(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
(4)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有哪些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读表格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1+3,4分)
(2)材料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结束是在何时?(1+1,2分)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2: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语能比。---《马可·波罗行纪》
(1)材料1中的“至元八年”是指年,“弱宋”是指。“遂一天下”是灭了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1+1+1,3分)
(2)元朝疆域辽阔,忽必烈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地方和中央分别设立了什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何时?当时的“琉球”是指今天的哪里?(1+2+1+1,5分)
(3)材料2中的“此城”是指即今天的北京,马可·波罗是哪国人?《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有何影响?(1+1+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
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流传的一句话
(1)根据材料1图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6分)
A.北宋(年---1127年),由赵匡胤(宋太祖)建立,以为东京作都城; |
B.辽朝(916年---1125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被朝所灭; |
C.西夏(1038年---1227年),由族的杰出首领元昊建立,都城兴庆; |
D.金朝(1115年---1234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都城会宁。 |
(2)材料2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3)材料3中的金军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岳飞抗金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1+1,2分)
(4)岳飞班师后,宋金议和后局面形成,双方以哪条线作为分界线?(1+1,2分)
(5)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辽、宋、金、西夏时期的政治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基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引自《基本国策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国?
(2)此材料是个什么性质的文件?
(3)该国当时“内外的形势”有什么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突然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
材料二: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跪下,表示沉痛哀悼、负疚和赎罪。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在哪国?当时该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2)勃兰特为什么要下跪?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