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4日开启访问欧洲行程。应邀将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
国事访问,并访问欧盟总部,同时出席在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以下内容均摘自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
报道一(荷兰之行):访问期间,习近平将会见荷兰王国第七代君主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会见议会领导人,并同首相吕特举行会谈。
(1)依据材料判断,荷兰是什么政体的国家?这一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最早来源于哪部文献?
报道二(法国之行):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集中出现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报道三(德国之行):习近平28日应邀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引用《浮士德》回应“中国威胁论”:有些人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人物),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但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3)20世纪以来体现“国强必霸”这一陈旧逻辑的国际性会议不少,试举一例
报道四(比利时之行):3月31日,习近平会见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习近平表示,这是我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比利时和欧盟总部,具有特殊意义。
(4)欧盟的前身是哪一组织?欧洲的联合呈现怎样的趋势?
报道五(出席安全峰会):我们要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使各国政府和核能企业认识到,任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核能发展都难以持续,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采取切实举措,才能真正管控风险;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持续发展。
(5)综合上述所道,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此事国事访问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请回忆所学内容,根据要求作答。
(一) 了解春秋五霸
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请列举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霸主?
(二) 走进诸子百家
材料二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判断下列观点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位人物并将其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兼爱非攻——()
(4)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三则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请试举一例说明“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在中国的近代史后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和前途。“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握手两度分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2005年4月和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连战说:“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
(1)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 “两度握手”即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怎样的成就?
(2)“两度分手”指两次分裂,分别导致怎样的后果?
(3)连战说这次聚会是“六十年来头一次”,六十年前国共的聚会具体指什么事件?今天国共两党可以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第三次合作?
(4)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来?
材料一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二2014年12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国家公祭日活动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不需要写出时间)
(2)今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你认为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2所反映的重大活动是为了纪念哪次历史事件?
(4)当今有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现象?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佛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1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辑》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的论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的名称。
(3)请在下表空白处写上相应内容,理解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事件 |
意义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性进攻的序幕 |
|
宣告了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4)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关史实的回顾,你有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