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 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1898年他领导了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以上四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识图并简答。
请回答:(1)根据图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阅读下面的歌谣,找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
抗日寇,台儿庄前血战激;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
大转折,刘邓大军定中原;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专题内容进行了总结,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1909年,侯德榜担任总工程师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海国图志》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1906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①错误,改正。
②错误 ,改正。
③错误,改正。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材料二: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这首小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其结果?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什么样的行为?
(2)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材料二图一中两位英雄人物在何时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有什么意义?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图二的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2分)
(4)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张骞始开西域之谜。
──《汉书》
(1)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在什么时候?
(2)西汉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