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93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
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称遵义会议“力挽狂澜”?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综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更是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它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它是中国历史风风雨雨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⑴请你写出近代发生在南京的历史大事。(写出4点即可)
⑵请你写出与上述历史大事有直接关系的2个著名历史人物。

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
②“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③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根据你的知识,应该是哪个大事?
④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⑤这一事件中,红军战士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①材料一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②材料二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③材料三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④从条约内容分别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如图,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四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2)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
(3)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