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材料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存放着这样一段发言:“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4年也是农历的甲午年,请问材料一中的甲午战争距今(2014)多少年?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八年抗战指的是从哪年至哪年?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
(3)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国家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有哪些?
正确运用历史示意图,能够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把握学习的重点,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率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一集团?他们以哪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
(2)图二与图三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两大阵营?
(3)图四是二战后形成的对峙局面,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称作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共同主题。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1)图一: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错误: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图二: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正在南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错误: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3)图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错误: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4)图四: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与共和”,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错误: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八(1)班同学王小杰发现一些城市的名字经常在课本中出现,如广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历史老师说,这些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请你帮助王小杰完成历史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广州】
(1)领导禁烟、虎门销烟的清政府官员是谁?
【上海】
(2)上海是在哪一战争后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哪一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
【南京】
(4)辛亥革命后,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谁?
【北京】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在北京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材料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标志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之前,资产阶级也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都失败了。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过哪些探索?请列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依次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1所示的运动“自强求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指导思想什么?这场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分)
(4)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揭开这一事件的序幕是什么? 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2分)
(5)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1分)
(6)请给以上问题的探究学习确定一个主题。( 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