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关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在、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得胜利。美国总统富兰克.
——林·罗斯福
(1)在“1941年12月7日”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日本“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是什么?。
(3)美国此后采取了什么策略?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的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化身“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1)有人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些历史事件。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的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
(3)为中国“救治”的各位“名医”中,你最钦佩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简要评价。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各种不同的药方,都没有真正医好中国的病痛。对此,你如何看待?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文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2)建筑往往是凝聚的历史,请写出下面两座建筑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3)在文明交流中,人是推动交流的主角。下列人物和相关史实不正确的是( )

A.玄奘西游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
C.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D.古印度人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者

(4)今天,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对话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曲跌宕起伏的歌,有时曲折连环,有时高歌猛进,耐人寻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在内。”
材料二:自古以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已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法德等国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必须重新组织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谁?他的开拓探险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为实现统一所采取了那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欧洲国家重新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又是谁?解决“制度问题 ”的文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下面四个观点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证明。
跌倒了 ——
转折点 ——
站起来了 ——
富起来了 ——
(3)从美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说说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79年至200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阅读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