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1)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什么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2分)
(2) “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1分)
[关注时代主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21日上午,索马里青年党为了报复肯尼亚政府出兵索马里的政策,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进行了恐怖袭击。该事件造成240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
材料二: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的立场,有如下阐述:
A国总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贷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偿,只有上帝才知道会在那一天?
B国总理说:我们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
C国总统说:你们利用过非洲,历史上你们从非洲获得的利益无可估量,而当你们强大的时候,却叫非洲不要别扭。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材料反映该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三国领导人的话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个近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的实例。(2分)
[祖国和平统一]
材料一:在印尼出席APEC会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材料二:“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热情的网民通过一首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情,摘录其中一首: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
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请你评说时政热点,感悟小诗蕴意——
感悟①:什么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是什么?
感悟②“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感悟③:“问题总归要逐步解决”“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
感悟④:“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和平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的曲折和障碍,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
[共谋未来发展]
材料一: 1955年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而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
材料二:金秋十月印度尼西亚再次迎来中国贵宾。当地时间2013年10月2日下午2时许,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雅加达。同苏西洛总统会谈、出席中印尼商务午餐会、印尼国会发表演讲、与中印尼青年交流……习近平主席展开一系列活动,谱写两国友好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有哪些内容?
(2)在亚非会议上由周恩来引申和发展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请你写出其基本内容。
(3)中国和印尼同属于国家,两国的交流和合作被称为合作。
(4)请你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改革创新谱新篇]
小明在看我国一伟人的著作时发现了以下经典语录。摘录如下:
语录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三: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语录内容判断小明在看哪一伟人的著作?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什么道路?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他的天才发明,中国利用了他的天才发明分别在什么时候解决了哪些历史问题?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分别从哪里开始?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