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商,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第32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的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45年2月,他和材料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探究题(15分)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五“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四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请说出他的名字。并说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三所涉及的是这一时期的什么制度?这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做了什么?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6)材料五“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四、“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五、“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材料六: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3)请说出这条“河”的南北起止点。
(4)除该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5)从材料六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6)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析图题(15分)
如图,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他”是谁?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他”是谁?我国古代称什么地方叫“天竺”? 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3)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4)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5)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图一、二中两人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