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繁荣昌盛中国梦】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堪称突飞猛进城市的发展及其格局和功能的演变,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显著进步,商品贸易的空前活跃,皆使当时的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舱

材料四: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五: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与唐代相比,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3)从材料三的这幅图中,你能获取有关宋代的商业或手工业的什么历史信息?材料四中纸币的出现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加以印证。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2)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3)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2)图A的用途是什么?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3)图B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
(2)你认为上述发明是否都是黄帝发明的?为什么?
(3)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哪些贡献?

读图回答问题: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