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 年 12 月 9 日至 11 日召开的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12 分)
材料二:2014 年 2 月,南宁女孩石芳丽撞伤老人韩建后勇于承担责任,得到老人的谅解,老人的儿子还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以影响和教育世人,促进正能量传递和良好氛围的形成。当媒体问起这事时,两人是这样回答的:石芳丽:“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有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韩建:“这姑娘一家人都挺厚道,家里也的确困难,我有医保,就不用她赔了。儿子能给她张罗一份新工作,我也挺开心。”媒体播出后,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当今这个“扶不扶”都需要思考的社会,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借助新闻媒体这块平台,向人们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怎样让和谐向上的正能量得到更好的传递。
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期间,我省对外推介文化产业项目1252个,投资总额近7000亿元,融资总额2900亿元,文化产品现场交易额近20亿元1同时,本届文博会突出“文化齐鲁·创意山东”这一定位,深入挖掘和展示齐鲁优秀文化重点宣传推介文明山东、创意山东、孔子文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等五大品牌,“鲁”字号文化产品占展会内容总量的60%,有力地展示了山东形象。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山东文博会的成功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
升级版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9—2012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
注:2012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60%,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服务业发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基本形成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实现职能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市场秩序。
(2)分析材料中山东省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举措的政治学依据。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企业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切实减轻税费负担,中小企业就能走出困境,提高经济效益。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更是山东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主办方,山东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省政府投入177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相关筹备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节目排练现场、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地进行调研,积极为“十艺节”筹备献计献策。
(1)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社会各界在“十艺节”筹备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伴随着“十艺节”的举办,山东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3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7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十艺节”还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年9月7日,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举行。本届电视艺术节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
近些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创作上的繁荣局面,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行业内及电视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精品之作充分表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入的人性挖掘。然而,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的背后,其创作上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地域的单一化、内容的肤浅化、风格的喜剧化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谈谈材料中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论述所体现的哲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