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力…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人教版《世界历史上》
(1)伯利克里的这些措施对于雅典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
(2)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它的颁布使英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3)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根据什么原则来管理国家?美国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该宪法的制定对于美国联邦有何作用?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从此确立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喊出“倒孔”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某革命理论”指什么?
(4)请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分)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 ①“师夷长技”图 ② 变法图强图③孙中山图④青年杂志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以经济到政治到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3分)
(2)给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其艰难性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