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
材料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让西方对中国充满了马可·波罗式的想象,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想象陡然从田园牧歌变成了“一部恐怖小说”。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形象”在西方剧烈摇摆 >》
材料三 不管如何,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现实。而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已经不是G8问题,而是中美形成G2的可能性。2005年,几乎所有欧美最知名的媒体纷赴中国,做专题报道,掀起“中国热”。
——《南方周末<西方媒体的60年中国故事>》
(1)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始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和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西方对中国的不同态度。材料一、二对中国的态度(评价)有何局限性?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促使“中国热”掀起的中国故事(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到秦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见到了孝公。开始两次,商鞅向孝公讲述学尧舜等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瞌睡。商鞅走后,孝公对景监生气地说:“你的客人大言迂腐,怎能用他呢?”景监责备商鞅,商鞅要求再见孝公。这一次商鞅向孝公讲了称霸之道。孝公听了很满意,又要求见商鞅。孝公对商鞅讲述的富国强兵之道听得津津有味,不自觉地移动双膝凑近商鞅,一连谈了几天都不厌烦。
请回答:
(1)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2)商鞅给秦孝公提了些什么建议?你能简要说说吗?

山东邹平是“范公故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邹平居住了整整20年。请看下列两则与范仲淹及其所处时代相关的材料:
材料一: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一句歌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就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范仲淹当年主持庆历新政,在审核各地官吏名单的时候,把庸碌无为的一笔勾去。他的助手富弼不同意,说:“你大笔一挥倒容易,哪里会知道这会害得他全家痛哭。”范仲淹坚定地说:“一家人哭,强如一路人哭!”他最终坚决罢免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
材料二: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述,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地上。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的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有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
(2)材料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一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材料二所述问题范仲淹解决了没有?这个问题以后又是如何处理的?请结合史实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军队人数

年代
968~978
996~997
1017~1023
1041~1043
人数(单位:万)
193
355
432
826


材料二:
禁军官印——“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铜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何种情况?其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加强禁军的目的是什么?是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所采取的措施?
(3)假如北宋初年契丹突然来犯,边境告急,持有铜印的将领能否直接统领麾下的军队前往救援?为什么?
(4)宋神宗年间,将领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犹太富国主义运动兴起,英美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他们的策划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断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旋问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此后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
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进行了反思,他突然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杷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请叫答:
(1)根据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分析五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埃及现代化》
材料二(日本)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立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本质相同点,并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日本现代化运动中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2)两个国家的改革其结果是不同的,请你任选一个国家的改革结果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