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正面概括博客精神。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文段的内容(不多于20字)
金文“耐”表示“禁得起”“受得住”,其字形由“而”“寸”组合而成,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而”字古文字写作,描摹人的胡须形象。“寸”的古文字形体作,像手下加一短横,指事字,表示人的手部。古人用手量长短,“寸”因而用作长度单位,又从长度引申出法度之义。“耐”用“寸”作为义符,表明其含义与“法度”有关。“而”与“寸”合起来,指的是剃去胡须的刑罚。中国古代崇尚孝道,认为父母所给的身体发肤是不能毁弃损伤的,保存须发也就成了“孝”的一个基本内容。与此相联系,古代男子注重蓄须留发,并以此为美。一个人如果被强行剃去须发,便显得丑陋无比,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剃去须发自然是一种惩罚手段,形诸法律,就叫“耐”。“耐”显然只是一种小小的惩罚手段,但作为刑罚的一种,还是需要人们对它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因此,“受得住”“禁得起”之类的意义,便很自然地产生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某电视台准备推出一则主题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细节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的镜头和画外音的示例,请从另一个角度为这一主题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
[主题]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仿写:[镜头]
[画外音]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修辞手法。(4分)
示例: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某中学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命名为“躬行楼”,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的两条理由。
答: ①

阅读《论语》中的几则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材料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材料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7·2)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两个成语。

分析以上材料,说一说孔子所谓“富而可求也”“(富)如不可求”的前提分别是什么。
答:
从这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材料4: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材料5: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篇两句话与孔子的另一句话相仿,这句话是:

试分析上面两则材料所表达的思想。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