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的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据此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在17世纪通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才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是哪个国家?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揭开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在欧洲的法国进行政治体制革命之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请指出它的性质和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共3道题,共44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
(1)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三个原因?
(3)列举唐时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回国后记录各国风情的典籍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2)文中的“外甥”最后娶了哪位公主?
(3)“画圣”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和负责任的形象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昂首前进。
请回答:
(1)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意义如何?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2)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失误?(或成就或失误答出两点即可)
(3)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谁为核心?并且说出他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