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照罗马法规定,人人都有当选官员的权利,但衣食无靠的贫民,即使被选上了,谁也不可能枵腹从公。因此,这样的机会从不去敲穷苦人家的门。这说明罗马法

A.形同一纸空文 B.带有民主因素
C.体现全民意志 D.违背平等原则

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兴的边防城市。这—报告

A.是广东省落实中央改革开放决策的体现
B.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
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1911年底,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即素轻侮中国之法国巴黎朝报亦力言北京政府为世界所恶,而以民军为能尽其国民之天职。”这表明

A.列强欲抛弃清政府以寻找新代理人
B.西方国家对辛亥革命持严守中立态度
C.列强在外交上倾向于支持辛亥革命
D.西方社会舆论对辛亥革命持同情态度

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发布了下图中的告谕。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清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C.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实景描写是否突出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