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誊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
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A.世袭制 | B.宗法制 | C.君主专制制度 | D.家天下的制度 |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 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 B.“郡县制”与“ 元首制” |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 )
①反映了追求世俗人生乐趣的愿望
②与禁欲主义主张相矛盾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
④说明了人们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 B.教皇权力至上 |
C.《圣经》权威下降 | D.教会从属于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