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崛起的影响,无疑也是一个多解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2007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封面刊出的是好莱坞电影《金刚》中金刚爬上帝国大厦的场景,那只大猩猩被换成了熊猫。它以征服世界的严肃姿态出现,投射出欧美精英团体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理。
材料三 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证大国崛起运用了什么史观?试从政治角度阐释英国“‘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
(2)运用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二中“中国崛起”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崛起”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一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海湾战争前)1991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美国在安曼的特工人员立即行动,偷偷把一套带有病毒的同类芯片换装到这种电脑打印机里,从而通过打印机使病毒侵入到了伊拉克军事指挥中心的主机。当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时,美军用无线遥控装置激活了隐藏的病毒,致使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陷入了瘫痪。萨达姆不知不觉中吃了一个大亏,让美国飞行员像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信息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
(2)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以共同论述战争与什么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者的关系。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欧洲1848年革命指的是欧洲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叛乱。
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1847年,法国自由主义者开始举行很多“宴会”,他们在此讨论了很多关于改革的问题,这些宴会后来被禁止。在1848年2月,工人和学生聚集一起纳喊,要求推行改革。他们高唱《马赛曲》,并在街上燃烧杂物。2月23日,国民卫队奉命恢复秩序,但他们没有执行命令,反而投向革命的群众。
路易腓立唯有作出某些无用的挽救措施,如撤销基佐的职务以讨好革命者,但最后他还是要放弃王位。拉马丁成立了临时政府,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1848年革命前,意大利处于封建分裂状态,各封建专制小国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奥地利。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人民首举义旗,击败了国王的军队,建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临时政府。米兰、威尼斯等地相继爆发起义。撒丁王国、那不勒斯、托斯卡纳的封建统治者被迫对奥地利宣战。由于各国君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妥协,反奥战争遭受挫折。当资产阶级自由派脱离革命而资产阶级民主派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后,出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革命新高潮。1849年2月9日,以马志尼为首的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4月3日,法国、奥地利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联军颠覆了罗马共和国。8月22日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失败。
——《欧洲革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848年革命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1848年革命的积极影响。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凯末尔改革从民族问题入手,依次解决政治、宗教、社会习俗、经济等问题,采取每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情的策略,针对每一件事情,凯末尔也颇为用心策划,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一是容易解决的问题通常反对者较少……二是先易后难便于改革的成功,每一次成功都为凯末尔的权威加上一重砝码,又为接下来的改革扫清了道路。(如亨廷顿所说“改革是由凯末尔计划好的,这种统一——权威——平等,是实现现代化最有效的顺序。”)
——崔大权《改革的任督二脉:勇气与智慧》
材料二至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时,新土耳其已经确立。诚然,这种“新”仅具有广度而不具有深度。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习惯。但另一方面,统治这个国家的新的杰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已欧化。许多农民也已大大改变,同政府建立了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未有过的友好关系。土耳其较之其他穆斯林国家,已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钒末尔所设计的“现代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凯末尔为了顺利推行改革采取了哪些有效策略?这些策略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革命老区某高校的“思源社”与“话剧社”计划在9月18日举办一场话剧比赛,现在由“思源社”与“话剧社”抽签确定各自的话剧比赛主题,比赛胜出者可以任选一处革命老区的著名地点进行免费旅游。
待抽主题:
主题1:十年内战时期的土地革命
主题2:伟大的抗日战争
主题3:历时四年的解放战争
问题如下:
(1)如果你是即将要比赛的队伍的负责人,抽取了一个主题,选择这个主题后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对这个主题进行演绎。
(2)如果你的队伍胜出,可以选择一处革命老区的著名地点进行免费参观,你会选择哪个地点,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原因。
(3)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谈谈举办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的意义。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格:
——(美)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材料二因为新中产阶级虽然具有官僚化、组织化的特征,但它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的忠实基础,……因为新中产阶级所具有的教养足以使其具有履行公民权利和参加民主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无论是商业的还是组织的,均可以使自己适应政治参与,并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政治领导所愚弄……这一新的宇宙现确实导致了伦理和道德的危机,其原因只是因为科学不能够告诉我们何对何错,但这种世界观也确实创造了理性的大众,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民主的责任,并有能力积极参加法治民主所需要的公共活动......尽管被吸入进这个或者那个巨型官僚机构,但并不把官僚机构看成是神圣的。……他们忠诚地为其组织服务,有时候还废寝忘食,但他们对组织并不愚忠,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会变革组织。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三【对话一】中国青年报:那这23%的中产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重建有什么意义?
陆学艺:当然有,中产阶层的文化素质水平摆在那里。一个国家中产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肯定有好处,因为中产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支撑者,也是消费主力,他们既不像有钱的瞎消费,又不像没钱的消费不起;在政治上,中产的政治观念一般和执政党是一致的,它们要求社会稳定和谐,趋于保守;文化上,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
【对话二】中国青年报:为什么您这么强调“社会建设”呢?
陆学艺:农村、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年提出要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但是情况却是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光调节经济结构不行,社会结构也必须调整。现在年年开经济工作会议,我认为每年还应该开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我们研究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有人说,改革开放才30年,怎么就会落后15年?这是因为1978年时的社会结构就比经济结构落后了,从1958年有户口制度以后就出现了滞后。现有体制不改革,怎么能协调?
——陆学艺《现在是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黄金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及相关知识,关于美国劳动者结构你得出哪些信息?并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得出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运用材料中的表述说明该观点成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做才能实现材料三中陆学艺所述的“中产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重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