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第一届 |
第二届 |
第三届 |
第四届 |
第五届 |
第六届 |
第七届 |
…… |
1954年 |
1959年 |
1964年 |
1975年 |
1978年 |
1983年 |
1988年 |
…… |
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
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
A.五月 | B.六月 | C.七月 | D.八月 |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一年后,却出现了“无产阶级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结合”的局面。带来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反革命暴动被平定 | B.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整风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65年 |
工业革命开始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1840年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前后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48年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5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