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所说的“内部条件”,最重要的是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 |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 |
有人说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脉相承的,造成这种内在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是( )
A.提出了民主的要求 |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C.民族危机的加深 |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 |
“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使中国人解除这种痛苦的是
A.辛亥革命 | B.护国运动 | C.北伐战争 | D.解放战争![]() |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此话反映了他主张(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 B.创立民国![]() |
C.社会革命 | D.关注民生![]() ![]()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
A.群主专制 | B.共和制 | C.君主立宪制 | D.联邦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