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电化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研究和应用。
(1)有学者想以上左图所示装置将C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电解质为稀硫酸,特殊电极材料不参与反应。A为CO2,B为H2,电池总反应式为CO2+3H2=CH3OH+H2O,
①正极反应式为 ;
②反应时溶液中H+通过质子膜向 (填“左”或“右”)槽移动;
(2)高铁酸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用电解法可以直接制取高铁酸钠,电解装置上右图所示。
①a为电池 极(填“正”或“负”);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当制得99.6g高铁酸钠时,阳极区OH-的变化量为 mol;
④你认为高铁酸钠作为一种新型净水剂的理由可能是 。
A.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B.高铁酸钠溶于水形成一种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C.高铁酸钠在消毒杀菌时被还原生成Fe3+,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
(11分,每空1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10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族 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2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1)在①~⑩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 在①~⑩元素中,________(填化学式)的单质既可以和盐酸又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①~⑩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
(4)④、⑥、⑦、⑨所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
(5)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A.MnO2 B.FeCl3C.Na2SO3 D.KMnO4
(6)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⑦与元素⑨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⑥与元素①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7)①与③和①与⑥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比较⑩与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②与⑥单质的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分)实验室制取的乙烯常含有少量二氧化硫,现设计如下实验,确认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1)a、b、c、d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a___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
A.品红溶液 | B.NaOH溶液 | C.浓硫酸 |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2)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000mL量筒。试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000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
(2)a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b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
(3)如果将a、b两电极的电极材料对调,U形管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 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的单质与X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1) CH2===CH2+Br2―→CH2BrCH2Br,反应类型:__________。
(2) CH3CH3+2Cl2CH2ClCH2Cl+2HCl反应类型:________。
(3)C2H4+3O22CO2+2H2O,反应类型: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