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体内控制合成某种酶A的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后,测得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5结合而被固定为 ,固定产物的还原还可以为光反应提供 以保证光反应持续进行。
(2)光照强度为时,影响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加适合种植在____环境中。
(3)分析图中信息,酶A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促进 反应(填“光”或者“暗”)阶段,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获得转基因水稻需要借助的工具酶有 。
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 1和DNA 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
③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色植株占 。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下图)。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可以被卡尔文循环所利用,将物质C转化为磷酸丙糖。图1中物质C的名称是________。
(2)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
(3)图中B是由 (物质)产生的,为保证此过程的高效进行,应该采用 光。(白光、红光、蓝紫光)
(4)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不利于淀粉的合成 |
D.若磷酸丙糖运出过少,可能会抑制卡尔文循环 |
(二)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5)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
(6)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
(7)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mol/min。
(8)请写出有氧呼吸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 。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疟疾的疟原虫属于 生物(真核或原核),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直接抑制 ,导致疟原虫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摄取方式主要是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与该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 。
(3)氨基酸是组成疟原虫的营养物质,其在细胞中形成各种蛋白质。氨基酸进入疟原虫的方式是 ,在疟原虫体内以 方式形成蛋白质,疟原虫DNA与蛋白质的关系是 。
(4)屠呦呦分享诺贝尔奖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从根本上降低了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其中淋巴丝虫侵入人体后形成蜂巢状组织造成淋巴管堵塞,从而导致机体出现的症状是 。
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消耗 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呼吸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部位。
(4)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测到含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
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发生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__________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__________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