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题满分10分)
方法介绍:
同学们,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我们往往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数形结合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学校举办足球赛,共有五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个队都要和其他各队比赛一场,问该学校一共要安排多少场比赛?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出5个点(任意3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①所示,其中每个点各代表一个足球队,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就用一条线段把他们连起来,其中连接线段的条数就是安排比赛的场数.这样模型就建立起来了,如何解决这个模型呢?由于每个队都要与其他各队比赛一场,即每个点都要与另外4点连接一条线段,这样5个点应该有5×4=20条线段,而每两个点之间的线段都重复计算了一次,实际只有10条线段,所以学校一共要安排10场比赛.
学以致用:
(1)根据图②回答:如果有6个班级的足球队参加比赛,学校一共要安排 场比赛;
(2)根据规律,如果有n个班级的足球队参加比赛,学校一共要安排 场比赛.
问题解决:
(1)小明今年参加了学校新组建的合唱队,老师让所有人每两人相互握手,认识彼此(每两人之间不重复握手).小明发现所有人握手次数总和为91次,那么合唱队有多少人?
(2)A、B、C、D、E、F六人参加一次会议,见面时他们相互握手问好,每两人之间不重复握手,如图③,已知A已经握了5次,B已经握了4次,C已经握了3次,D已经握了2次,E已经握了1次,请利用图③分析F已经和哪些人握手了.
问题拓展:
根据上述模型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1)分解因式:9(m+n)²-(m-n)²;
(2)解不等式组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直线y =" 3x" + 9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抛物线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沿CA
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P、Q、N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设
运动时间为(0<
<5)秒.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判断△ABC的形状;
以OC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M,求当t为何值时,PM与⊙O′相切?请说明理由;
在点P、Q、N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NCQ为直角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有一批物资,由甲汽车从M地运往距M地180千米的N地。而甲车在驶往N地的途中发生故障,司机马上通知N地,并立即自查和维修.N地在接到通知后第12分钟时,立即派乙车前往接应.经过抢修,甲车在乙车出发第8分钟时修复并继续按原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为了确保物资能准时运到N地,随行人员将物资全部转移到乙车上(装卸货物时间和乙车掉头时间忽略不计),乙车按原速原路返回,并按预计时间准时到达N地.下图是甲、乙两车离N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请直接在坐标系中的( )内填上数据;
求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求乙车的行驶速度
已知一次函数y1 = 2x和二次函数y2 = x2 + 1。求证:函数y1、y2的图像都经过同一个定点;
求证:在实数范围内,对于任意同一个x的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y1 ≤ y2总成立;
是否存在抛物线y3 = ax2 + bx + c,其图象经过点(
5,2),且在实数范围内,对于同一个x的值,这三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y1 ≤ y3 ≤ y2总成立?若存在,求出y3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已知:图1为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尺,其边框为透明塑料制成(内、外直角三角形对应边互相平行且三处所示宽度相等).操作:将三角尺移向直径为4cm的⊙O,它的内Rt△ABC的斜边AB恰好等于⊙O的直径,它的外Rt△A′B′C′的直角边A′C′ 恰好与⊙O相切(如图2)。
思考:求直角三角尺边框的宽
求证:
BB′C′+
CC′B′=75°。
求边B′C′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