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沿阻绝                     ②王命急宣
③略无处                     ④不见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句子是?
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③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羊皮席上,以杖之,见少盐屑,曰:“得其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
①藉:垫、衬。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回头,回头看。④州纪纲:州府的主簿。⑤群下:部下。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各言藉背

A.至 B.故时有物外 C.昂首观 D.心所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争者视之(2)惠令人羊皮席上
(3) 以杖(4)得其
翻译下面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莫敢(2)命卒下奴
(3)汝敢我!(4)先生大怒
下列句中的“之”与“天下之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巡城遇之 B.吾欲辱之
C.人避之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②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玩味古典 (共15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使与台⑵私作群鹤舞空⑶自叹每有欲复不遂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⑵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游中先自度 B.心所向是吾剑所从坠
C.何不试之虫蚁为兽 D.以虫草林而二虫尽所吞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或者写一句包含“鹤”的诗句。

两文都“记趣”,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趣”?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加点字词。
(1)有嘉肴(2)不知其
(3)然后能自强(4)教学相
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2分)
(1)来此绝境()
(2)无论魏晋()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