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回答:
(1)“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此段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3)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项。
(4)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 ——伯利克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我们的制度”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5)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概括该材料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
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1917年,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炼(用最简洁的语言)西塞罗的观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1分)为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2分)该法案的实质作用是什么?(2分)
(4)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如果材料四是结论,那么材料五能作为其论据吗?为什么? (4分)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2分)
(6)综观上述材料,你认为制订宪法或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什么?(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俗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新唐书》
【材料三】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唐太宗对于战争的态度及边疆政策。(4分)
(2)据材料三,归纳唐太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其历史影响。(6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列举所学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4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赫胥黎)写道:“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1857年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相信有什么人能够回答。一年以后,我们责怪自己为这样的问题难倒真是太愚蠢了。我记得当最初我把《物种起源》的中心思想抓住的时候,我的感想是‘真笨,连这个都没有想到!”’
——[英]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进化”的概念以及随后的“进步”概念,不管是就个人、全国还是全球而言,都渗透到维多利亚时代生活和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因为进化史由科学法则决定的,人的职责是去发现和服从这些法则,而不是干预它们。因此,绝大多数实证主义者都是自由放任原则的坚决支持者。
——[英]肯尼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材料三】自天演论作出发点,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气氛.充斥其间。瓜分之祸,也觉得显然有必然之势。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赫胥黎认为《物种起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放任原则推行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14分)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侵略一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传统一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因论认为中国现代化受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内因论认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传统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3)从19世纪66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追求现代化尝试的重大事件有哪些?(3分)据此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特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