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此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国面临分裂危机前夕,白金汉宫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虽然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但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女王不关心国家事务 |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 |
C.即使苏格兰独立,女王仍是苏格兰元首 |
D.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 |
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新航路开辟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
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 |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
下示材料为某次国际会议后发布的公报(部分),据此推断此次会议为()
A.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巴黎和会 | D.雅尔塔会议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A.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C.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D.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