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
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 |
B.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
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
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扩大资本输出 | B.发动战争,扩大侵略权益 |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1921年) |
中共“二大”(1922年) |
|
中国社会性质 |
未阐述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革命目标 |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
革命对象 |
资产阶级 |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革命力量 |
工人、农民和士兵 |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宣读的《北京学生界宣言》开篇就写道:“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 激起国民民族意识觉醒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B.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
C.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上街演讲的北大学生 |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D.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该条约指的是
A.《辛丑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天津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