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对吗?答: 。
(2)小华为了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手上的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移近了一些,若观察纸上呈现的光斑(选填“变大”“先变小后变大”“变小”)则自己的推断是正确.
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
(5)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渐渐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移动.(填“上”或“下”)
(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7)蜡烛成完整像时,如果用白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则光屛上(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某校八年级(1)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 |
橡皮泥 |
正方形 |
4.8N |
圆形 |
4.2N |
|
三角形 |
3.6N |
分析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评价.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验证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关系,研究小组找来了三个质量成倍数关系的木块甲、铁块乙、橡皮泥丙.请帮他们完善以下设计方案的部分内容:
(1)实验原理: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猜想①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_______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有关”或“无关”).
(5)为了验证猜想④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木块运动速度(m/s) |
测力计示数(N) |
1 |
0.05 |
0.6 |
2 |
0.10 |
0.6 |
3 |
0.15 |
0.6 |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④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6)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_____cm;
(2)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了4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在下表中.
(1)第四种液体(酱油)和小桶的总重如图所示,请你将它填在上表的空格处.
(2)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
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
(3)若可乐的密度为1.2 g/cm3,试根据表格的数据计算小桶的重力.
用托盘天平测量某金属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_______(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g;若此金属块的体积为20cm3, 则该金属块的密度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