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3分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72
74
76
77
78
79
80
80
80
80
81
82
83
状态
固  态
固液共存
液态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4分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4)实验初步结论: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填“A、B、C、D”)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所以小刚将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只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此时,小刚把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在测定一只标有“2.5V”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
(1)根据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将图中的实物连接起来(连线不许交叉,估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不超过1W);

(2)在闭合开关S前,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端(按照你连接的电路填“左”或“右”);
(3)若电压表的示数为1.8V,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V。如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那么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某实验小组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1)有一位同学用自己调好的托盘天平 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b)
(2)经老师指正过后,重新操作如下: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盐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97g;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量筒中的盐水体积如图(a)所示,则盐水体积为V=cm3
③如图(b),称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由此算出量筒中盐水质量m=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g/cm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