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分)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 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
设下图一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且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下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的乙处于___________期,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二中m所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乙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时的示意图。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植物(2n=4)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为显示出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两图均存在错误。其中乙图的主要错误是___________,丙图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一般步骤是:培养(根尖)→固定→解离→____→_____→制片→观察。
(3)甲图中B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甲图中B指示的细胞即将进入丁图的e期,则这一时期是有丝分裂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活动加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A~E代表相关过程或反应阶段,a~e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c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
(2)与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相比,图中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特有的阶段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这些过程发生的部位在___________(填细胞器)。
(3)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植物某器官呼吸作用消耗O2和产生CO2的量分别是4mol和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_倍。
(4)干早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图中反应过程__________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图中反应过程___________受阻。
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1)实验一: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B、C两试管哪个更绿?___________。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长时间存活吗?___________。
(2)实验二: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当反应进行到0.5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0.5s时,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ATP、[H]和14CO2,结果在这种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光合作用中类囊体薄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在基质中加入AT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反应能否进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