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 
公交车上
旸 子
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宁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④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
⑤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
⑥男孩“嗷”的一声上去,准确地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
⑦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
⑧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⑨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而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
⑩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
⑪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
⑫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车厢通道又恢复了通畅。
⑬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一场风波,人们冷漠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
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
(原文有删改)
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的主要内容。
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在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方框中。
司机斥骂→            →脸上有了冷笑→             →温和的笑意
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
(1)男孩“嗷”的一声上去,准确地住了司机的手腕。
(2)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3分)
第⑦段“男孩喂养兔子”一事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用意?(4分)
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抬头看云
①那天骑车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前面一辆出租车的后玻璃装饰得十分考究,那曼妙灵动的纹路,似花还似非花,一漾一漾的,让人的心也跟着摇荡起来。我快骑几下,试图看清那究竟是些什么图案。“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我惊惶地叫了一声,同时看清了那勾走我眼波的所谓花纹,居然是车玻璃反射出的天上的云彩!
②我自嘲地笑着,索性跳下自行车,举头望天,全心全意地看起云来。
③好白的云,好美的云。就在我的头顶上,悄然无声地上演着一幕多么精彩美妙的剧目啊!
④为什么我的步履总是那么匆忙?我的鞋子上蒙着一层细尘,我的履底无缘阅读洁白美丽的云朵。这双眼睛在追逐着什么?这颗心儿在遗忘着什么?如果不是借着一方玻璃的提醒,我是不是就不再记得头上有一个可供心灵散步的青天?
⑤“妈妈,这个阿姨看云呢!”
⑥我被一个响亮的童声惊动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在我举头望天的时候,我一定成了路人张望指点的对象,他们会说我痴说我呆,他们在心里讲着同情我哀怜我的话语,甚至还可能会为自己敏锐的洞悉而沾沾自喜。然而他们全错了,只有这个纯真的孩子猜透了我,说穿了我。
⑦亲爱的孩子,我小小的知音,你相信吗?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如果你愿意,就请和我站到一起,让我指给你看吧——天上,开着那么多那么多上帝来不及摘走的花啊!
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请在文中找出与第一段中划线内容呼应的句子。
在第六段中作者说“这个纯真的孩子猜透了我,说穿了我”,孩子到底猜透和说穿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请谈谈对第七段中划线句子“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的理解。
第七段作者为什么变换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第②段描绘出了荒野中花的神韵,请说说其中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
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这句破折号的作用是?
写出一个和“腿酸脚麻”相同结构的短语。

母爱的脉搏
 ①“小心开车,到家打个电话!”电梯口,母亲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妹妹。其实,妹妹回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车子拐两个弯就到。
 ②送走妹妹,母亲一直坐在沙发旁等电话。老人嘴唇不停地嚅动,好像在念叨什么。不一会儿,母亲站起来,像是准备接电话。女儿眼尖,问我:“奶奶和姑姑有心灵感应?”话音未落,电话铃响了起来。
 ③接起电话,那端传来妹妹的声音:“妈,我们到家啦!”我抬头看了看挂钟,时间恰巧过去了五分钟。大字不识的妈妈,不会认挂钟,也不会认手表,她是怎么计时的呢?女儿哪里知道,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
 ④那年中考,正值盛夏。因为午觉睡过了头,我被监考老师挡在了门外。母亲央求校长,好说歹说才让我进了考场。成绩下来,与师范录取分数线仅有一分之差。不少老师都惋惜,按我平时的学习成绩,考师范是不成问题的。母亲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逢人就说:“是我误了孩子啊!”
 ⑤怎么能怪母亲呢?那时,对手头拮据的家庭来说,钟表都是奢侈品。前一天,她特意问了戴手表的邻居,按照时间就着太阳做下了记号。母亲想得不错,看看门前大槐树的影子,到了做记号的地方,就该叫醒我去考试啦。
 ⑥偏偏天公不作美,太阳在考试前躲进云层里了!叫早了,担心儿子没休息好影响考试;叫晚了害怕耽误了儿子考试。等母亲找到邻居,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庆幸的是,当年因为有人体检不过关,我被补录取,总算是圆了师范梦。
 ⑦有了这回教训,母亲被逼无奈,琢磨出了一套计时法:按着脉搏数数。我到现在都不清楚,经过多少次失败的尝试,她才将误差控制在十秒之内的。
 ⑧真正知道这个秘密,是五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晚,我离家到十里外的镇政府参加会议。怕母亲在家牵挂,就在半路上给老人打电话,撒了个谎说已经到啦。电话那头,是母亲的嗔怪声:“傻孩子,你才走了一半呢。”
 ⑨也许是母亲没搁好电话,我分明听到手机里有人在和着节拍说什么。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原来,母亲以为我关掉了手机,继续在按着脉搏计时呢!
 ⑩那一瞬,我泪流满面。只因为:人世间,有一种脉搏叫母爱。
你能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吗?

“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句话有何作用?

“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和上文哪句话呼应?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用脉搏来计时,的确前所未闻,这就是母爱的创造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父母是怎样用特别的方式来爱你,表现他们“爱的创造力”的。(100字左右)

国宝——大熊猫(节选)
①大熊猫如今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我国四川省的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那里的森林地带人烟稀少,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也有连绵不绝的缓坡。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夹杂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②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③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会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④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⑤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
根据选文内容,将下列空格填写完整。
选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
从说明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吃15—20公斤竹子。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

阅读《荷》专题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夏季正是荷花开放之际,许多地区为了招揽游客,都举办了荷花节,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荷花呢?今天就来学习《荷》专题,感受荷的风韵,了解荷的知识。首先请问大家荷花的别称有哪些?
生:莲花、水芙蓉、芙蕖、菡萏……
……
师:荷花是文人的爱物,许多文人墨客都被她的风姿倾倒,留下了传世佳作,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生1:《赠荷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歌颂了荷花“任天真”的品质,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生2:……
师:由此可见,文人爱莲是爱其外形和品性。除了文人墨客,佛家也爱莲,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莲和佛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
以上实录中老师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莲的形象,请你模仿学生1的回答,也举一例,说说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6月14日《青年报》刊登了一则关于荷花节的新闻,请拟个标题。(25字以内,2分)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之际,珍稀太空荷花也将“登陆”上海古猗园。在6月底即将举办的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展出太空莲36号、风卷红旗、星空牡丹等13个品种,也是本市集中展现太空荷花品种最多的一次荷花展。
首届上海荷花展是本市集中展示太空荷花品种数量最多的一次花展。太空莲家族、红旗家族之外,还有花开飞舞,寓意飞天形象的“太空飞天”;纯洁优雅,花朵为极淡黄色的“如意观音”;花色亮丽,形似牡丹的“星空牡丹”;花姿潇洒,如同温柔吹笛女的“笛女”等多个品种的太空荷花,这些品种都先后在历届全国荷花展上获得过新品大奖。在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集中在古猗园小草坪名优新品种展示区内供市民游客欣赏。


























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红孩儿)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什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
(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①菩萨为什么以宝莲台为坐床?

②西天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大战红孩儿即为“请圣降妖三十一难”,而因这一难却又有了之后第四十八难,你能猜猜第四十八难是什么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