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
(3) 悉( )如外人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B.是故谋闭而不兴 水波不兴 |
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 |
D.莲,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径寸之木 |
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甲文中 所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
[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阅读《明史·宋濂传(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宋濂①,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②人过。(帝③)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④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未尝)诮⑤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⑥。(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讦(jié):攻击。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恶:同“勿”。⑤诮(qiào):讥讽。⑥不以姓氏:而不称其姓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间召问群臣臧否()②未尝一日去书卷()
③既而帝览其书()④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学无所不通
A.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 B.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
C.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D.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于 是 帝 廷 誉 之 曰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⑴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读全文,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晏子治东阿①,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②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③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à),便④事左右⑤,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⑥。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ù)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
【注】①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②数:责备③诛:责罚④内(nà):纳⑤便:顺⑥左右:君之宠幸⑦便僻:恭敬得很⑧强:勉力⑨与(yù):参预,干预。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臣请死之()②属托不行()
③君反以罪臣()④再拜,便僻()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A.积于今六十岁矣 | B.苛政猛于虎也 | C.管夷吾举于士 | D.万钟于我何加焉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当 此 之 时 饥 者 过 半 矣 君 乃 反 迎 而 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裴侠,河东解①人也。任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②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③,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④,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⑤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节选自《周书裴侠传》)
【注】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人,在今山西境内。②菽:豆类的总称。
③佣直:此指劳务收入。④贞惠:此指廉洁。⑤牧守:州与郡的长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乃悉罢之()②为官市马()
③去职之日()④谓诸牧守曰()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可与之俱立
A.吾妻之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
D.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侠尝与诸牧守谒太祖 翻译下列句子。
(1)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裴侠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共两处)。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孙叔敖为楚令尹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③孙叔敖再拜曰④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2分)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节选)
[乙]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沿溯阻绝()(2) 则素湍绿潭()
(3)良多趣味()(4)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翻译下面句子。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