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落实“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广东某市市委提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号召,并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根据市委的部署,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某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草案),召开专家咨询会和组织“我为规划提建议”的活动,广纳民意,汇聚民智。
材料二: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标准》,某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为民造福的理念,制定出《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开展文物普查,划分历史文化街区,对所涉及的项目进行整治、修缮,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彰显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执政和决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制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该市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问题上,是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制定的理解。
材料一:2012年8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京发布了《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2010年,农民家庭户均现金收入34080.34元,2011年攀升至38894.38元。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有10.19倍。
材料二:务工与务农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收入扩大的重要因素。最高收入的20%样本农户中,务工农户占比88.9%,务农农户占比11.1%;在最低收入的20%样本农户中,务工农户占比17.5%,务农农户占比82.5%。报告指出,中国农民过去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土地的多少决定了农村社会分化的程度,在改革初期通过均分土地、土地流转来缩小差距。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务工,这就意味着在农村地区需要更加强调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发展现代农业防止贫富差距的恶性扩大。
材料三:除日常消费外,教育支出、人情支出和医疗支出成为农民支出的主要内容,成为农民支出的“三座大山”。2011年农民支出中,教育支出占22.42%,医疗支出占9.95%,而人情支出则占12.27%。人情支出3092.51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7.95%,医疗支出2506.86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7.28%。而教育支出规模更大,人均教育支出达1518.63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17.79%。
(1)请分析材料一中表达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8•15电商大战,京东向“美苏”宣战!
材料一:8月14日,京东、国美和苏宁在微博称15日起要打价格战引发网友围观。京东商城宣布,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保证比苏宁、国美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针对此表态,苏宁回击: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任何网友发现苏宁易购价格高于京东,我们都会即时调价,并给予已经购买反馈者两倍差价赔付。而除了这两家外,国美也宣称:从15日9点开始,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商城低5%。
1.请运用“价格与消费”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商家降价的原因以及消费者可能出现的反应。
材料二:许多网友表示降价的商品缺货,整体看,电视、冰箱、空调等榜单中,有超过半数的商品缺货。让消费者愤怒,甚至感到“被愚弄”的,是此次电商大战中,无论是价格幅度还是价格范围,都远没有消费者预想中那么猛烈。这说明电商作秀式的价格战并没有真正给顾客带去优质的服务体验。”
为此,国美向业界公开发表了一份倡议书,呼吁共同遵守以诚信为准则的商业底线,言必行,行必果,兑现企业对市场的一切承诺,在竞争过程中彼此尊重,讲诚信。
2.请运用《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材料三:据新华社报道,在8月16日举行的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已经关注到电商价格战事件,他强调,有关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开展促销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共同促进家用电器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发展。沈丹阳还强调,这几家电子商务企业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由相关执法单位,如价格主管部门、工商执法部门等执法主体来依法调查取证后方可作出判断。
3.如果相关企业出现违法、违规经营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何种措施予以治理?
材料四:针对这场“电商大战”各方人士纷纷表态:
“价格战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博弈,从某种维度来说,价格战没有赢家,只有谁输得更惨。”
“挤死几个寡头,剩下就是垄断。这就是事实。”
“消费者真诚期望这场价格竞争真能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新的营利点,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升行业竞争力,除了“价格战”,我们更欢迎“价值战”,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体会到满足,才是商家竞争更高明的手段。”
4.请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观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话题引起某中学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
|
2000年 |
12.72 |
7.75 |
2010年 |
13.4 |
9.7 |
2020年 |
14.43(预计) |
8.60(预计) |
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
人数 |
520 |
586 |
681 |
834 |
失业率 |
2.9% |
3.1% |
3.6% |
4.2% |
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材料二 同学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到,在该城市中,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
材料三 同学们通过探究还发现,本市存在着这么一个“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导致家庭生活贫困,以至于家庭教育支出比重减少,形成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最终又引发贫困家庭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如果你现在加入该学习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依据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拟定一个课题并简要说明拟定该课题的经济学依据。
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破解贫困家庭“失业怪圈”,政府应该怎么做。
2012年8月14日,京东、国美、苏宁三大电子商务平台发起价格战。随着三大电商商战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新闻媒体发现:三家电商之间“口水战”多过“肉搏战”;“促销价”比原价还高;三家所谓的“参战商品”各不相同,没法对比哪家的更实惠;价格实惠而且中意的商品三家都标出“缺货”……。此价格战引发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9月初,发改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价格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家电商均存在虚构原价的行为、即促销价高于原价、没有履行价格承诺以及商家实际有货,但却在网店上显示无货,欺诈消费者。发改委表示将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维护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谈谈今后如何才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近日,钓鱼岛纠纷激起民间强烈反响,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众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
材料一 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
材料二《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振兴我国汽车产业政府和企业应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