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左图:直线y=kx+4k(k≠0)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点M(2,m)为直线AC上一点,过点M的直线BD交x轴于点B,交y轴于点D.
(1)求的值(用含有k的式子表示.);
(2)若S△BOM=3S△DOM,且k为方程(k+7)(k+5)﹣(k+6)(k+5)=的根,求直线BD的解析式.
(3)如右图,在(2)的条件下,P为线段OD之间的动点(点P不与点O和点D重合),OE上AP于E,DF上AP于F,下列两个结论:①值不变;②
值不变,请你判断其中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并求出其值.
.
(1)计算: .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于 和 两点,与 轴交于 ,对称轴为直线 ,直线 经过点 ,且与 轴交于点 ,与抛物线交于点 ,与对称轴交于点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 的值;
(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直线 上有 、 两点 在 的左侧),且 ,若将线段 在直线 上平移,当它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四边形 的周长会达到最小,请求出周长的最小值(结果保留根号).
如图, 的半径为1,点 是 的直径 延长线上的一点, 为 上的一点, , .
(1)求证:直线 是 的切线;
(2)求 的面积;
(3)点 在 上运动(不与 、 重合),过点 作 的垂线,与 的延长线交于点 .
①当点 运动到与点 关于直径 对称时,求 的长;
②当点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取到最大值,并求出此时 的长.
如图,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点 和 ,与 轴交于点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 轴上取一点 ,当 的面积为3时,求点 的坐标;
(3)将直线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直线 ,当函数值 时,求 的取值范围.
小明周末与父母一起到遂宁湿地公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在 处看到 、 处各有一棵被湖水隔开的银杏树,他在 处测得 在北偏西 方向, 在北偏东 方向,他从 处走了20米到达 处,又在 处测得 在北偏东 方向.
(1)求 的度数;
(2)求两颗银杏树 、 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