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 2.5含有的铅、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重金属元素 |
| B.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海水提溴、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
| 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 D.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某溶液可能含有Al3+、NH4+、Fe2+、Na+、CO32-、SO42-、Cl-、NO3-中的若干种。若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并得到X溶液,对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该题忽略水的电离,且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5mol•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O3-和Al3+ |
| B.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2+、SO42-、Cl- |
| C.沉淀B可能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 |
| D.白色沉淀C可能是Al(OH)3 |
元素X~Z是元素周期表中4种主族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有关下列元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元素 |
X |
Y |
W |
Z |
| 相关信息 |
用硫酸处理海藻灰时,可得通常状况下为紫黑色的固体,其制剂可用来消毒 |
工业上在冰晶石存在的条件下,用电解法制取其单质 |
最早是在用氯气处理提取食盐后的盐水母液中发现的,被称作“海洋元素” |
原子的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 |
A.实验室可在海藻灰的浸出液中滴加双氧水来制取元素X的单质
B.元素X、Y的单质充分混合后滴加少量水,可看到大量紫色蒸汽生成,说明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C.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元素Z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可用铝热法从Z的氧化物中制备Z的单质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
| B.A不能溶解于B中 |
|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除W0外)的是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案 |
测量数据 |
|
| A. |
滴定法 |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甲基橙, 用标准盐酸滴定 |
消耗盐酸的体积 |
| B.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
碱石灰增重 |
| C. |
重量法 |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
减轻的质量 |
| D.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
排水体积 |
下列两种方案制备氢氧化铝:
方案一:2.7g Al
X溶液
Al(OH)3沉淀
方案二:2.7g Al
Y溶液
Al(OH)3沉淀
已知所用的稀盐酸与NaOH溶液均为3mol/L.图是向X溶液与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的是向Y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 B.方案二比方案一生成更多的气体 |
| C.在M点时,两种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 D.M点以后,a、b两条曲线将重合为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