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七年级同学张华数学成绩一向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中没有考出好成绩,受到了父母的批评。这使他心烦意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结果生病住了院。
材料二:一位高考落榜的青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深圳打工,他不慎受了重伤,失去了左手,生活陷入混乱。在极其痛苦总,他拿起笔来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开始以自己以及身边工友的打工经历为素材,写出了一部反映80后打工经历的长篇小说,并受到了好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材料一张华遇到了什么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青年遇到了什么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因素是什么?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主人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谈谈我们受到了什么启示?
近几年恶搞经典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成了“牙齿掉光光”;屈原被注册成猪饲料的商标;《语文》课本中杜甫画像被恶搞成“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后卖西瓜的形象;《红楼梦》被翻拍得面目全非……
(1)你怎么看待恶搞经典文化的现象?(2分)
(2)请你为保护经典文化献计献策。(4分)
升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杨阳和陈辉的成绩都不够理想。杨阳从此闷闷不乐,他觉得小学时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都考得很好,而自己第一次考试就考砸了,真倒霉,简直没脸见人了!他从此丧失了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课间也不愿参与同学们的讨论。陈辉则认为,初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与小学有很大差别,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很正常,只要总结经验教训,下一次一定能赶上去。于是,他认真分析试卷,虚心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积极地和同学们探讨学习体会。转眼间,期末考试就要到了……
(1)请对杨阳和陈辉的情绪表现进行简要评析。
(2)合理续写结尾:“转眼间,期末考试到了……”杨阳和陈辉将以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复习中呢?试想他们的成绩将会如何呢?
在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向外宣布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盛事。请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体系是怎样的?
(2)请从接受义务教育者自身的角度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建立上述法律体系?(2分)
(3)一些网吧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这体现了对青少年的什么保护?
除此之外你认为青少年要健康成长还需要哪些外部的保护?并选一个保护说明其重要地位。
下列情绪调节事例中分别运用了那种调节情绪的方法?请用直线将其连接起来。
孟佩杰,“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她八岁时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她已独自上街买菜,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2009年,她毅然决定带着养母上大学。12年来,她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
(1)孟佩杰的生活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三个角度)
“虽然我们很草根,但我们不渺小,真善美是我们永远追求的方向。孟佩杰,我们一起努力。” 这是网友“狼烟”在网络回帖中的一段话。
(2)“我们一起努力”有何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