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的成分之一,绿原酸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绿原酸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绿原酸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绿原酸有一个官能团叫羧基 |
| C.1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 |
| D.绿原酸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氟气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氟与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H2 | B.HF | C.O2 | D.OF2 |
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
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
| B.向HCl和A1C1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
| C.向NH4A1(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 D.向NH4C1和MgCl2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血红色 |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倾出标 线以上的液体 |
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
| 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 D.重新配制.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 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
|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