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如图内容,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2)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极少且提取困难,农业生产上常常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α—奈乙酸(NAA)、2,4—D、生根粉等。某学生研究小组拟在实验室探究2,4—D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参考上图反映的规律,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具(数量不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提示:可以用水培法栽培植物)
材料用具:盆栽植株,2,4—D,清水,500ml的烧杯,米尺,等等。
实验步骤:
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1、2、3、4、5号。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研究渗透作用的装置图,请根据探究的主题和要求完善相关实验。

材料:清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纱布等。
(1)在装置A的基础上,完善渗透装置。
(2)若要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半透膜,应如何设计?根据什么现象判断?
(3)若要验证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存在浓度差,又将如何设计?
(4)有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M和N),请用两种实验方案比较其浓度高低。

以下实验用于研究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所检视的细胞总数
0.00
0
22
0.05
0
20
0.10
0
18
0.15
1
20
0.20
3
20
0.25
16
20
0.30
19
19
0.35
21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一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2)在题(1)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 mol/dm3时,试找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约。在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细胞呈现质壁分离,另一些则不呈现?试加以说明。
(3)有人提出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可以来测定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概范围,下面是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几个细胞(如图所示)置于不同蔗糖溶液浓度(A~D)下的细胞状态,则这几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相对最精确的是在之间。

大豆的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的根,而不能侵入其他豆科植物的根中。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大豆根瘤菌具有专一性。(1)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豆科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完全培养液,分别等量加入无菌的广口瓶1号和2号中,插入通气管。1号瓶中植入大豆苗(无菌),2号瓶中植入豌豆苗(无菌)。
第二步:。
第三步:培养8~10天,观察。
(2)预期结果:。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实验组是。
(4)该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原则、原则和原则。
(5)结论:

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示意图。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①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若要从土壤表层中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这类培养基从用途上分,属于培养基。
(2)实现图中③过程的生物,是否属于固氮微生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主要以方式进入细胞内部。
(3)人体每天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得的氨基酸属于。
(4)人们正致力于转基因固氮植物的研究,检验是否已成功地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了水稻细胞中,培养出转基因固氮水稻的标志是

研究表明根瘤菌在土壤中不能进行固氮作用,只有当其侵入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后才能固氮。科学家要证明产生这种生理特点与豆科植物产生的“某物质”诱导有关,试设计实验验证“某物质”的存在。
实验材料与用具:根瘤菌菌种、大豆种子、无氮培养基、细菌接种及培养设备、植物栽培设备及其他必需用具。
(1)主要实验原理:根瘤菌在无氮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2)主要实验步骤(实验思路):
①取适量的根瘤菌菌种与大豆种子一起搅拌后,在适宜条件下,将大豆播种、培植;
②待大豆根瘤成熟后,取根瘤用无菌水充分洗净后通过破碎、过滤等方法,获得大豆根瘤提取液;
;
。
(3)实验结果及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