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场弗罗斯特
我要出去清理牧场的泉源,
我只是想耙去水中的枯叶,
(也许我会等到水变清冽)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
我要出去牵回那头小牛,
它站在母牛身旁,那么幼小,
母亲舔它时也偏偏倒倒。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有诗歌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的《牧场》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似,你读出这个味道来了吗?请说一说。
诗歌中的“你”是诗人的妻子,诗歌两节结尾句都是“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但语气和情感却有了变化。请说说你领悟到的这个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
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
③朱娥:美女。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恶树①
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②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草堂。
②鸡栖,树名,指皂荚树,树体高大。
(1)诗歌首联中“独绕”、“常持”四字前后相承,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恶树”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写“恶树”?试从手法角度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其二)
唐·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蝉
朱熹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此诗诗题为“闻蝉”,诗人在诗中通过蝉这个意象及蝉声传递了哪些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