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记号笔测固体密度、弹簧测力计测固体密度)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l)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 。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 cm3,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5)在这个实验中,若把天平换成另一种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利用其余部分器材,也可以测出石块的密度。请完成实验操作的步骤,并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得 。
② 。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实验中,小明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
(1)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分布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
(2)小明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 ,南北极发生了对调,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 方向有关。
(3)小明继续实验探究,并按图乙连接电路,他先将开关 接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再将开关 从 换到 ,调节变阻器的滑片 ,再次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来探究 的关系。
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电路中将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并补测出正确的连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滑片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此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3)小明根据记录的多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 图象(图丙),分析评估时,小明对自己的实验产生了困惑,他认为:由欧姆定律 知, 与 之间的变化关系是正比函数,所以其图象理论上应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请你帮助他解除困惑。
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
4.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5.算出液体的密度
方案二:
1.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
3.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4.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5.算出液体的密度
方案三:
1.调节天平平衡
2.将适量的液体例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4.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
5.算出液体的密度
(1)请观察图,简要说明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
(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
(3)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
如图是利用平板玻璃,两支相同的蜡烛 和 、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选用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对实验环境有什么要求?
(3)简述确定记录像位置的方法步骤;
(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什么?
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 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 成正比。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 ;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
③释放小铁块,当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铁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 、形变量的平方 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
实验次数 |
|
|
|
|
|
△ |
1 |
0.50 |
0.40 |
0.55 |
0.10 |
0.01 |
0.15 |
2 |
0.50 |
0.30 |
0.90 |
0.20 |
0.04 |
0.60 |
3 |
0.50 |
0.20 |
1.55 |
0.30 |
0.09 |
1.35 |
4 |
0.50 |
0.15 |
2.00 |
0.35 |
0.12 |
1.85 |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间接反映的;
. . . .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做出图甲△ 和图乙△ 图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