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铁路是一个更宏伟计划的一部分,铁路是国家主义事业的最大同盟。早在1846年就成立了德意志铁路管理协会,确定了相同的关税,使得国界几乎成为多余,经历19世纪40年代铁路狂热阶段后,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铁路同分布最广的国家。
—— (据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在实现德意志“更宏伟计划”,进程中的影响。
材料二 表中不同材料中的滇越铁路(注:滇越铁路是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修建的,连接越南海防和云南昆明的铁路,1910年正式通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指出滇越铁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并另选一种史观(文明史观或现代化史观),分析滇越铁路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三 日前欧洲公路以每天吞噬10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公路CO2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欧洲公路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其GDP的0. 5%,因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欧元。随着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增加,教育旅行机会增多,图际间客运量强劲增长,铁路客运市场获得发展机遇。而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欧盟单一市场的诞生与发展,为欧洲铁路货运业务提供了契机。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欧洲一个新的铁路时代已经到来。
——(据耿志民‘欧洲铁路联盟交通政策对中国铁路的启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新的铁路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东亚、东南亚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以联邦德国和新加坡为例,分析导致这两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概括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指出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世界历史的演变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哪些条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创新之举。
阅读下列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有军功者,务以卒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指导出材料中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指出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摘自《论语》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材料三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摘自《孟子》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述上述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简要说明理由。
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②然后任选其中一个变法(或改革),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