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秋菊
有人赞叹坚韧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秋天,许多娇艳一时的花儿枯黄 了,凋谢了,而秋菊却以惊人的毅力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看,那朵朵菊花,红的似火,白的如云,粉的像霞。再看那细细的、金黄的花瓣儿,向上卷着、翘着,像外国女郎的卷发一样,非常美丽。
菊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月季的浓艳重彩,但它花香而不刺鼻,花美而不耀眼,清新淡雅。
菊花的那股不畏险恶的精神十分令我赞佩。
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然而,菊花并没有被寒霜冷雾所征服,所吓倒。它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寒雾失败了,它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着菊花。然而,它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秋菊依然傲立怒放。
我爱秋菊。它那耐寒的本性鼓舞着我战胜重重困难。
(一)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 空。
(1)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 )
(2)比喻声势雄伟或规模巨大。 ( )
(3)姿态柔软而美好。 ( )
(4)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 )
(二)仿照“那朵朵菊花,红的似火,白的如云,粉的像霞。”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后面第( )自然段是在写秋菊“婀娜多姿,香味芬芳”;第( )自然段是在写秋菊“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四)作者在写秋菊时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描写。即先不写秋菊,先写其他事物,以衬托秋菊。请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那细细的、金黄的花瓣儿,向上卷着、翘着,像外国女郎的卷发一样,非常美丽。”请你画出你心中菊花。
|
阅读与理解。
三峡之秋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以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古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2)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3)文章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 显示了三峡
时的特点。
(4)作者是按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景色变化的。请你在文中用“”划出来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5)从文中找出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句子写在下面。
(6)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
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回顾
(1)你用,哺育。
你用,挽起。
你用,灌溉。
你用,推动。
(2) 金黄色石粉凝成的池边,像,将这些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还有、、……
(3)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
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
……
(4)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
的英雄好汉。
诗词赏读。
天净沙 秋思
(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真情感悟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关键在于改变我们自己。的确,我们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可以改变;我们白朴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
阅读快乐岛。
一束鲜花
一个深秋的夜晚,北京饭店灯火通明。宴会结束后,远涉重洋来到朱红过的外国朋友,还在和周总理亲切交谈着。这时候送总理回家的司机老杨,忽然看见餐厅服务员小王,抱着一大捆从宴会上撤下来的鲜花走过来。这些鲜花有大红色的、米黄色的、藕荷色的,五颜六色,芳香扑鼻,老杨心中暗暗琢磨:邓大姐不是很喜欢花吗?干脆给他带一束回去。机灵的小王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挑了一束,塞到老杨手里。
夜深了,汽车在长安街上疾驶着,突然,周总理闻到一股芳香,扭头一看,只见窗前放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周总理立刻问是怎么回事。
老杨不慌不忙地向总理说明了情况。
总理拿起那束鲜花,看了又看,亲切和蔼而又严肃认真地说:“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拿,你一定把它还给饭店!”说完,总理看了看表,又补充了一句:“唉,今天已经很晚了,那等明天还给人家吧。”听了总理的话,老杨心中泛起一阵阵的惭愧,他暗暗责备自己想问题太简单片面,同时又深为总理的这种严于律己、一尘不染的高尚品德所感动。
老杨回到家里,已是三更半夜了,但他立即打电话给北京饭店,把总理对自己的批评告诉了有关同志,并一再说,明早就将这束鲜花送回……
(1)一锤定音。(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远涉重(chong zhong)洋干(gan gan )脆
三更(gen gen geng )和(he huo )蔼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忽然——()立刻——()
严肃——()感动——()
(3)解释词语。
①琢磨:
②公家:
③一尘不染:
(4)快乐abc.
①文中的“太简单片面”指的是:()
A、没想到会受到周总理的批评。
B、带花的事,事先没想总理请示。
C、没有想到宴会上撤下来的花,也是公家的,私人不能随便要,随便拿。
②下面能正确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A 、表现了老杨勇于改正错误的品质。
B 、 表现了周总理对老杨既严格要求又非常关心 。
C、表现了周总理工作不辞劳苦的精神。
d表现了周总理严于律己、一尘不染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