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变化表(各期各国总计为100)
| 年份 |
香港 |
日本及台湾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苏联 |
其他 |
| 1936 |
1.9 |
16.6 |
19.6 |
11.7 |
15.9 |
1.9 |
0.1 |
32.3 |
| 1947 |
1.8 |
1.7 |
50.1 |
6.9 |
0 |
1.2 |
0.3 |
38.0 |
(说明:1936年的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在日本之内,1947年的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这反映了
A.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B.战后新经济体系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C.抗战胜利使中国取得关税自主权
D.两极格局下经济竞争的强化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A.洋务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秦12、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 A.先秦时期 | B.秦汉时期 | C.唐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采用②私田数量急剧增加③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④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