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历史口号或纲领曾经引领过那个时期的历史,从中我们能够读到那个时期的历史,下列近代中国历史口号或纲领,不能明确体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
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②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③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 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是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
|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
|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
“《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 A.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
| B.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 |
| C.不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妥协 |
| D.中华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
|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
|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
|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
《大抗议书》的出台实质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
| A.废除王权 | B.废除封建特权 |
| C.进行改革 | D.掌握政权 |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 A.天赋人权 | B.自由和法律不可分 |
|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