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 峰) 和蝴(碟 蝶)围着(采 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 综)色的。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谁敢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现在三角梅已(遍 篇) 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 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在“( )”里填上合适关联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特别——( ) 伸展——( ) 仍然——( )
代表——( ) 多姿多彩——( )
(4)短文先介绍三角梅的,再介绍三角梅的,最后介绍三角梅的。
(5)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一个拟人句。
阅读快乐岛。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来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再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来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7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怀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了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就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 个,上来9人。”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人,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付出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
甲处()A.炫耀B.夸奖C.标榜
乙处()A.松弛B.松懈C.懈怠
(2)“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这句话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和()的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
(3)第11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
(4)父亲给儿子出考题的目的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
(5)本文是按的顺序叙述的。
(6)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你有过类似的教育吗?请简单地写出来。
开心阅读。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盘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①。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②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的“天文数字”是说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恰当词语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4)为第3自然段补写老头说的话。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拿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读了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想,我要把它写下来。
阅读。
在200年前英国与西班牙交战的岁月里,直布罗陀要塞掌握在英国军队手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却只驻守着少量的英国军人。
一个夜晚,要塞司令独自一人到各个炮台进行观察,看看有无防备方面的疏漏。
走到一处,他看见一个士兵在自己的岗位值勤。
看到将军来到,哨兵本应举起长枪向他致敬。然而,这个哨兵却纹丝不动。
将军觉得有点反常,他大声地问:“哨兵,你难道不认识我吗?为什么不敬个礼呢?”
战士答到:“将军,我当然认识您。可是我腾不出手来,因为几分钟之前,敌人的子弹打断了我右手的两个手指头,我举不起枪了。”
“那么,为什么不赶紧去把伤口包扎一下?”
“因为”,哨兵说:“一个值勤的士兵在有人接替之前是不能擅离岗位的。”
将军立即跳下马来。
“喂,朋友,把枪给我,让我替你值班,快去包扎伤口!”
那名士兵服从了。但他先奔回营地,请另一名哨兵跑去把将军替换下来,然后才跑向战地医院。由于失去两个手指,这名士兵再也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武器,他被送回了英国本土。
英王乔治亲自接见了这名战士,为表彰他的忠诚尽职,破格升任他为军官。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要塞(sāi sài)升任(rèn rén)包扎(zā zhā)立即(jì jí)
(3)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名哨兵在值勤时手指被打断了,但是在,他没有擅离岗位,表现了哨兵的精神。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哨兵说些什么呢?
阅读。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缸”字是()结构,音序是(),部首是(),组词()。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特别()活泼()
(4)用“”划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5)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
(6)你喜欢文中的青年吗?为什么?
(7)《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写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试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