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注:隋可能指蓏,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嬴(一种寄生蜂)蛤,不待贾而足,地孰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指懒惰或贫弱的人)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列传第十四》
(1)简单概括材料一描述了江南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描述的江南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

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举办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的盛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1)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
(2)在首届世博会上,英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动力发明是什么?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国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写出一方面即可)
(3)在当时,要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写出一个即可)其中陆地上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4)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但是在英国举办首届世博会时,当时的英国城市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城市污染,浓烟滚滚,空气污浊,因此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对城市的治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如图,下列是和图中人物相关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抗击了反法联盟军,保卫了法国,保卫了法国大革命,曾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材料二:“他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它不会被人忘却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他”顺应的“潮流”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什么文件?两部文件反映了什么相同的思想?
(3)材料二反映的革命具有双重性,请你说出它的革命性质是什么?这个国家已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由它的这段历史,你可以得出国家富强的前提应该是什么?

如图,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鸟”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要进一步考察研究这种文字应该访问河南的
哪一座城市?
(2)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其他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古代文
字,请举出两个例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