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材料二:习近平说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大块头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我愿谈几点看法: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动摇,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这条道路。第二,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动摇。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强和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是重要机遇。第三,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动摇。中国将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对涉及中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中国人民也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第四,我们主张各国不论贫富、强弱、大小一律平等,中国一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的讲话时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及基本内容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近几年闪耀荧屏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些综合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这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GDP增速、能源消耗强度降幅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览表

年份
项目
2011
2012
2013
2014
GDP增速(%)
9.8
7.8
7.7
7.5
能源消耗强度降幅(%)
2.0
3.6
3.7
3.9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3.0
44.7
46.1
46.8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③)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会议要求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结合材料,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说明如何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为了切实提高市政府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水平,重庆市政府决定取消、下放、委托一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共计63项。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6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1项,委托区县(自治县)实施行政审批项目6项。
结合材料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市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每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但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发展模式单一、保护资金短缺、因无序开发导致自然风貌和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更有甚者,一处处传统村落正在消失,遭受淘汰。针对以上现象,有人认为传统村落的形成、存在和繁荣与自然经济、农业社会的发展轨迹相适应,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城镇化的今天,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淘汰是必然趋势,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二:豫南某村依托山区优势发展旅游业,把原来的水塘变成了荷塘,把弯弯曲曲的小道变成了游客欣赏荷花的通道;原先的民居经过一番修整,修旧如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联系;同时开辟农家乐饭店,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方便了游客。新旧一体、相得益彰的乡村风貌和乡村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妥善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就保护传统村落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