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
(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论?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他还提出了哪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请举出两例)
(4)你认为哪一句对你影响最深刻,请说说理由。
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材料二叙述的是北魏哪位皇帝的改革内容?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这位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
(3)除了以上措施,这位皇帝的改革还有哪些措施?
(4)这场改革有什么意义?
(5)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改革要成功必须具备哪条件?
读下列各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1分)他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图二反映了秦朝的什么措施?(1分)有何积极作用?(2分)
(3)图三和图四的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2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向高潮的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成长。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抗战胜利后,中国有一个和平建国的机会,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为了争取和平解决国内争端,国共两党于1945年8月进行了谈判。请写出该谈判的名称和成果。这次谈判有两个国共双方争执的焦点未能达成的协议,请问焦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