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班宏,卫州汲人也。父景倩,秘书监。宏少举进士,授右司御胄曹,后为薛景先凤翔掌书记,又为高适剑南观察判官,累拜大理司直,监察御史。时青城山有妖贼张安居以左道惑众,事觉,多诬引大将,以缓死,宏验理而速杀之,人心乃安。既而郭英代适,以人望,奏署秘书郎,兼雒令,以疾免。大历三年,四迁至给事中。时李宝臣卒于其位,子惟岳匿丧求位,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之。惟岳厚赂宏,皆不受,还报合旨,迁刑部侍郎,兼京官考使。时右仆射崔宁考兵部侍郎刘乃上下,宏驳曰:“夷荒靖难,专在节制,尺籍伍符,不校省司。夫上行宣美之名,则下开趋竞之路;上行阿容,下必朋党。”因削去之。乃知而谢曰:“乃虽不敏,敢掠一美以徼二罪乎?”寻除吏部侍郎。贞元初,迁尚书,复副窦参。参初为大理司直,宏已为刑部侍郎,及参为相,领度支,上以宏久司国计,因令副之。参以先贵,常私解悦之曰:“参后来,一朝居尚书之上,甚不自安,一年之后,当归此使。”宏心喜,岁余,参绝不复言。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怒食言,公事多异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勤恪官署,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白勤干,称之于时。贞元八年七月卒,年七十三,废朝,加赠,谥曰敬。
《旧唐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御史摄:代理。
B.以缓死冀:希望。
C.以人望厌:厌烦。
D.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之喻:劝告。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B.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C.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D.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班宏有才华,年轻得志:班宏很年轻时就考中进士,被授予右司御胄曹,后在薛景先、高适手下做事。
B.班宏清正廉洁:李宝臣之子惟岳匿丧求位,皇上遣宏到成德问疾,李惟岳用厚礼贿赂班宏,班宏拒而不受。
C.班宏敢于直言,得到皇帝重用:右仆射崔宁考兵部侍郎刘乃上下,班宏驳斥,因此被提升为吏部侍郎。
D.班宏心胸狭隘:窦参曾答应一年后把职位让给班宏。一年以后,窦参不再提这话,由此班宏怀恨窦参,因此在处理公务多不听窦参的。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怒食言,公事多异。
(2)勤恪官署,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白勤干,称之于时。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觞酒言咏,竟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注】 ①帝:晋武帝司马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 B.其先识不如此伐:夸耀
C.军司徐胤执棨营门曰 当:挡住 D.陈伐吴之计 面:当面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沈故吏免 竟诡计令吴罢守
B.每边害,祜患之石城以西,尽晋有
C.自是前后降不绝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
D.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至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论,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
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
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除有远见卓识外,羊祜还有哪些美好品质?写出两点即可,每点四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上悟,夺其官。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乃祖安童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
B.以金谷细务之责:责罚
C.铁木迭儿复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察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B.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C.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D.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大臣。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昉得以保全。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 拜住则不予计较。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于左右,咸称拜住贤。
②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舞 阳 侯 樊 哙 者 沛 人 也 以 屠 狗 为 事与 高 祖 俱 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责项羽,沛公事几殆。
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太史公曰:“吾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丰沛适:到
B.且陛下不见赵高之事乎?独:仅仅
C.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D.暴师霸上暴师:暴露军队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敢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面对项羽,义正词严地加以谴责,帮助刘邦脱离了险境。
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也比《鸿门宴》委婉。
C.刘邦晚年,因患病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得意志消沉、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的事迹表示惊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含蓄批评。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责项羽,沛公事几殆。
②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与高祖俱隐。

翻译下列句子。
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舍:
⑵顾计不知所出耳顾:
⑶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
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